本站讯(通讯员 穆建帅 高健 刘通)为深入贯彻落实2024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部署要求,着力推动京津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近日,市发展改革委(市协同办)会同市科技局、市教委在天开高教科创园组织举办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进平台(园区)活动。此次活动是京津冀协同创新系列论坛首场活动,紧密围绕科技成果“京津研发、区域转化”,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市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转化。市有关部门、中央驻津科研院所和驻津央企、津冀有关高校、天开高教科创园等我市京津冀重点产业平台(园区)企业代表、天津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100余人参会。我校科技处处长王凡俊、副处长王大伟代表千亿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参会,化学学院5项科技成果进行项目路演。


在活动开场环节,市协同办协同二处处长牛少坤致欢迎辞,天开集团副总经理王杨介绍天开园基本情况及支持政策,我校科技处处长王凡俊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未来规划发表了全面且深入的见解,系统呈现了我校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整体布局与发展思路,获得与会各方高度关注。


在成果路演环节,化学学院的5位教师在项目路演环节表现出色,通过精彩讲解,详细阐述了科研项目的技术先进性、预期应用场景以及合作意向,重点展示了“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充分彰显了我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与成果转化的潜力,成为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在对接交流环节,我校代表积极主动与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展开互动交流,就合作细节进行深入探讨,成功初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其中,“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落地天开园,并与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分子容器型毒剂传感器”项目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安全应急技术研究所初步达成生产合作协议;“工业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与天津市大陆制氢设备有限公司初步达成材料测试合作意向;“医学核废液中放射性99Tc/131I高效清除剂”项目与天津医科大学就重点医院核废水处理达成初步产业合作意向。这些合作意向的达成,为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开辟了崭新路径,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校始终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此次活动筹备工作全力以赴。活动前,学校精心筛选出多个极具代表性的优质科研项目参与展示与对接,取得多项合作意向。科技处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京津冀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全力推动学校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地区的转化与应用。未来,学校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质量与水平,积极发挥师范大学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为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和产业体系融合贡献更多师大力量,助力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照片由市发改委和我校科技处提供
编辑:张立新